【新闻纵深】乡乡都有中医馆,院院都有中医师,村村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!看看这一省如何做
近年来,山西省不断规范、提高基层医师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应对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能力,向“乡乡都有中医馆,院院都有中医师,村村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”的目标迈进——
为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,切实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,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今年5月以来,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“百名医师传帮带,千乡(镇)万村兴中医”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(下称“百千万”活动),受到基层医师广泛欢迎。
精心筹划,让基层学员满载而归
作为此次“百千万”活动中“百名医师”的主要提供单位,山西省中医院第一时间成立“百千万”工作领导小组,按照“政治过硬、技术突出、带教经验丰富”的原则,在全院遴选包括正高、副高及高年资中级职称在内的142名带教医师组成省级培训师资队伍。
从医三十余年的山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赵立新表示,很荣幸成为带教老师的一员,为基层医疗事业贡献自身的光和热。“铺棉灸”是他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,在传统灸疗的基础上总结改进而来的特色疗法,他希望培训学员能够了解其精髓所在,并运用到日后的诊疗过程中,使这项惠民疗法更加“接地气”。
在教学中,赵立新积极主动了解学员们的需求和困难,解答他们在临床上的疑问和困扰。“学员们从各地选拔而来,希望他们真正将适宜技术学好用好,推广到基层,让千家万户在家门口享受‘百千万’活动带来的红利。”他表示。
此次活动从5月8日开始,接收来自全省的学员1700余名,共分10期,每期学员培训2周,通过培训,保证结业时每名学员将熟练掌握10项以上基层常见病、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和50种以上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法。
为让报名的学生们能够学有所成、满载而归,在广泛调研讨论的基础上,山西省中医院组织院内中医理论基础深厚、临证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特地编写了《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手册》及《中医临床验方实用手册》。其中,《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手册》包括针刺、推拿、刮痧、拔罐、灸类、骨伤等10类共100种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。《中医临床验方实用手册》分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及五官五类,涵盖88种疾病,收录验方239首,所选疾病均属基层常见病、多发病。
“我们在编撰过程中注重手册的通俗性、实用性,手册中所选方剂多为省中医院专家临床应用经验方。” 山西省中医院院长刘光珍表示,手册介绍了每项技术的内涵和背景特点,并形成了包含中药处方、适宜病症操作、注意事项、禁忌以及异常情况处理等在内的相关规范,便于县级医疗机构、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人员学习掌握和应用。
倾囊相授,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贡献力量
作为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,来自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的霍海龙坦言,此次“百千万”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向省级专家学习的契机,帮助基层中医师全方位成长。
在这里,学员们看到省中医院的专家们竭尽所能,以高度负责的态度,认真备课讲课,严格开展实训操作,保证每名学员能对各项技术和验方学懂学实,“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医者仁心的意义,也提醒着我作为医者更需不忘初心。”霍海龙表示。
学员们还前往山西省中医院东山科教院区,了解医院长期以来“产、学、研”取得的丰厚成果;参观山西省中医院中医博物馆、院史馆以及抗疫展,充分了解山西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,领略山西省中医院四代中医人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光辉历程。
参与培训前,长治市平顺县苗庄镇卫生院的王英正遇上工作中的“瓶颈”,“我们当地群众对于草药、针灸等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接受度较高,但我目前中医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,部分操作还不熟练。”培训在短时间内让她打开了临床工作的新思路,“以腱鞘囊肿的治疗为例,以前我会选择局部麻醉,切开囊肿引流后缝合。”她通过这次培训,了解到了火针治疗的方法,不用开刀,还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疼痛。“我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,回到基层为更好地医治患者而努力。”
翼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令狐翠华也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,她对学习“针刺”“穴位埋线”“铺棉灸”这三项技能非常感兴趣,这些技术操作相对容易并且实用性强,能让她在实践中有效解决平时临床遇到的难题,“我要将这样好的技术带到乡镇,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贡献力量。”她说。
刘光珍介绍,待学员们结业返回后,各位带教教师也将下沉基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常见病的义诊、巡诊、带教查房等活动,并现场督导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情况。他们将与学员们一起对乡村医生开展同质化培训,确保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。
全力保障,让中医药服务公平可及
此次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,是山西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一大有力举措。从2023年起,“百千万”活动列入全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,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与其它工作同步考核,一体推进。
“我们全力普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,目的是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的中医药服务。”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魏来表示。
活动开展后,山西省中医院遴选出的省级中医药专家采取“1+N”的师承形式,每人在全省117个县(区、市)医疗集团或中医医院每县(区、市)培养至少2名中医师,在每家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至少1名基层医师;再由县、乡两级中医师培养全省2万余名来自村卫生室、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层医师。计划到2023年底,县(区、市)医疗集团、县中医医院、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10项以上,村卫生室、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6项以上。
如何推动培训持续深入开展?山西采取了“百医千徒”师承学习和“中医学堂”普及推广的方式,即在山西省中医院设立省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基地(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),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平台,将全省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适宜技术传承、推广工作的医务人员纳入注册范围,编辑《山西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》,指导各县(区、市)开展中医师承教育。在每个县(区、市)设立县级中医师承教育基地(“中医学堂”),指导基层开展中医师承、常见病诊疗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示范应用,通过集中培训、临床实践让基层医务人员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。“好的机制一旦形成,就会受益无穷。”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、主任张波指出。
此外,为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中医药供给能力,山西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医药人员配置,推进签约服务团队中医药能力建设,制定推广适合家庭医生使用的治未病服务包。围绕儿童、老人、慢性病患者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,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率,扩大目标人群覆盖面。
“全面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治未病、康复、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特色优势,是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应有之义,山西将压实工作责任,全力以赴。”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廉月胜表示。